本文作者:KTV免费预定

双12事变是什么(双十二事变又叫什么事变)

KTV免费预定 2022年12月12日 15:20:47 62
双12事变是什么(双十二事变又叫什么事变)摘要: 本文目录一览:1、历史中的"双十二事变"是指什么事变...

本文目录一览:

历史中的"双十二事变"是指什么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抗日,是为西安事变,亦称双十二事变。

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布《八一宣言》,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全国人民的抗日运动进入新的高潮,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更加不得人心。

在西北担负剿共任务的东北军与西北军厌恶内战,力主抗敌,在全国抗日运动高潮的推动下和中国共产党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两军领导人张学良、杨虎城等开始与共产党及红军发生联系,初步奠定了三方团结抗日的政治基础。

蒋介石于1936年12月4日飞抵西安,要挟张、杨:如不加紧“剿共”,即将张、杨两部分别调往安徽、福建,由中央军进驻西北。

张、杨力劝蒋介石联共抗日,蒋加以拒绝。

两位爱国将领遂毅然决定实行兵谏。

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的卫队进抵蒋介石驻地临潼华清池,与蒋的卫队交火。

蒋闻枪声,仓皇越后墙逃走,爬上山坡隐蔽,被张学良的卫队搜索发现后捕获。

同时杨虎城部下将留居城中的蒋介石高级党、政、军官员陈诚等10余人拘押。

张、杨于12日当即宣布取消“西北剿匪总部”,成立抗日联军西北临时军事委员会,张、杨分任正、副委员长。

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国民政府,停止内战,释放救国会领袖及一切政治犯,开放民众爱国运动,保障人民集会、结社自由,实行孙中山遗嘱,召集救国会议等8项主张。

同时致电中共中央,要求派代表到西安共商团结抗日大计。

西安事变发生后,南京国民政府中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主张进攻西安,借机扩大事态,夺取蒋介石的统治权力,进一步与日本妥协。

英、美帝国主义及亲英、美的宋子文、孔祥熙则希望事变和平解决,以维护蒋介石的统治地位和英、美在华利益。

宋子文、宋美龄委托英籍顾问端纳飞西安探视情况。

16日,何应钦就任“讨逆军”总司令,并相应作了军事部署,派飞机轰炸西安临近地区。

双十二事变是什么节日

双十二事变是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当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

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中正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导致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而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是1936年12月12日,它的另一个“双十二事变”的名称也由此而来。这场事变发生的目的是为了劝说蒋介石改变他的既定国策,停止与共产党的内战,使得革命党和共产党一起联合起来抗日。这场事变的主要人物除了蒋介石之外,还有张学良、杨虎城和周恩来三个人。

新中国在成立之前是动荡的,因为不仅仅有外敌对中国虎视眈眈,就连中国的内部也在不停的交战着。国民党和共产党作为两大党派,有了第一次的合作之后又展开了内战,时间长达十年之久,而结束内战局面的就是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是1936年的12月,但是这场事变的序幕还要往前推到同年的8月,当时国民党特务逮捕了一些共产党员,张学良见此立即逮捕了特务,打击了他们的气焰,后来到了10月的时候蒋介石开始围剿红军,张学良当面阻止了他,要求停止内战和共产党一起抗日,当时蒋介石拒接了这个提议,还和张学良吵了起来。

在中国的历史上,国民党和共产党一共合作过两次,第二次合作就是因为西安事变的发生,在这次合作下两党开始停止内战,一起抗日,所以西安事变给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巨大的。但是西安事变可以成功是来之不易的,这也引发了后人的珍惜之情。

双十二事变指的是什么

双十二事变也叫西安事变,指的是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

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它的发生及和平解决,基本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内战,开始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一致抗日的新阶段,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奠定了全民族抗战的基础,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

双十二事变是什么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中华民国第一次国共内战末期的一场军事政变。

1、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并杀死保安人员、中央机关人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2、历史意义

(1)、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它的发生及和平解决,基本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内战,开始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

(2)、一致抗日的新阶段,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奠定了全民族抗战的基础,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

(3)、它是中国社会矛盾变化的转折点,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国提前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是中国由内战到抗战的转折点,是中国由分裂到统一的转折点,是中国社会政治由专制到逐步民主的转折点。

(4)、由这一系列转折,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同时,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合法生存与喘息休整、壮大的机会,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的革命力量开辟了发展壮大的前景,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领导地位和核心地位。

(5)、西安事变刚结束,毛泽东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说:“我们在西安事变中实际地取得了领导地位”。

扩展资料:

西安事变社会评价:

1、中国国民党方面:西安事变是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后的不抵抗被全国人民谴责的情况下,受中共唆使进而不满“先剿共、再抗日”,于1936年年底在西安挟持蒋介石,提出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等八项主张。

2、西安事变使得国民政府停止剿共、联共抗日,导致政府的抗日准备被迫中断,全面抗日提前爆发;另一方面使中共起死回生,获得喘息机会,酿成抗战胜利后的全面叛乱。

3、中国共产党方面:由于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其和平解决,最终结束了十年内战,实现了国内和平,促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发动了全民的抗日战争,并坚持八年直至胜利。

4、毛泽东:西安事变,把我们从牢狱中解放出来,也正因为如此,对于事变的领导者,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中共一直怀着特殊的尊重与感激之情。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西安事变

历史中“双十二事变”,是指什么事变?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中华民国第一次国共内战末期的一场军事政变。

西安事变 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所以又称“双十二事变”。 这是以张学良为首的国民党东北军和以杨虎城为首的国民党第十七路军为了迫使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而对其进行“兵谏”的重大事件。

1936年,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步步深入,国民党内部的分化加剧。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当时正带兵在陕北进攻红军的张学良和杨虎城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并要求蒋介石联合共产党抗日。蒋介石对此十分恐慌,亲自赴西安督促张、杨“剿共”。

张学良和杨虎城在多次劝说蒋介石联共抗日均遭到拒绝之后,决定实行“兵谏”。12月12日清晨,东北军和十七路军联合采取行动,分别在临潼和西安城内扣押了蒋介石和国民党军政大员几十人。接着,通电全国,提出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八项主张。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