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TV免费预定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诊断标准)

KTV免费预定 2022年12月09日 19:09:36 32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诊断标准)摘要: 本文目录一览:1、求教中性粒细胞偏低为什么有什么危害...

本文目录一览:

求教中性粒细胞偏低为什么有什么危害

中性粒细胞是人体内抵抗细菌感染的卫兵,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容易招致细菌重感染,比如出现发烧、肺炎等各种疾病。

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平时还会表现为疲乏无力等症状。一般的不会有影响的,可以服用中药调理的,建议到具体看看中医大夫,中医治疗要由医生辩证进行,各人体质不同,用药也会有加减的。

中性粒细胞生成缺陷,破坏或消耗过多,分布异常可引起本病。生成减少,细胞毒性药物、化学药物、电离辐射是最常见的原因,血液系统疾病,如再障贫血,白血病、骨髓瘤等会影响造血干细胞缺陷导致减少。异常免疫和感染。

扩展资料:

中性粒细胞减少,往往有几种情况。

某种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没有并发症的时候,中性粒细胞会减少。

某些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感染,或者是原虫性感染,如疟疾,黑热病等。

某些血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非白血性白血病,粒细胞减少及缺乏症。

还有些理化因素,如接触了一些放射线,应用了一些氯霉素,抗肿瘤药,有机磷,汞,铅等化学毒物都可以使中性粒细胞减少。而其他如脾功能亢进,也可以引起中性粒细胞的减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性粒细胞比率偏低

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是什么原因?

中性粒细胞细胞是机体抗细菌和抗真菌感染的主要效应细胞。炎症刺激下,大量中性粒细胞趋向感染灶,骨髓释放中性细胞增加,中性粒细胞数量通常升高。那么遇到感染性疾病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情况时,应该如何考虑呢?

1. 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标准是什么?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正常值。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分类,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根据是否遗传可分为先天遗传性和后天获得性。儿童常见急性暂时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具体如下:

2. 感染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机制是什么?

(1) 粒细胞由骨髓中髓系肝细胞分化而来,其生成分为骨髓增殖池(原始→中幼粒细胞),成熟池 (晚幼粒和杆状粒细胞) 及储存池 (分叶粒细胞),外周循环中分为循环池和边缘池,其中细胞互相交换,保持动态平衡。

白细胞计数时所得的白细胞值实际上仅为循环池的粒细胞数,而因微静脉边缘血流缓慢,进入外周血的半数粒细胞黏附于血管壁构成边缘池,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这两个池中的粒细胞可以互相换位,一过性的从一方转向另外一方。

(2) 感染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机制很多:中性粒细胞消耗或破坏增加(吞噬病原体后成为脓细胞凋亡、感染诱导自身抗中性粒细胞抗体生成间接破坏);生成或释放减少(感染引起骨髓抑制);边缘池扣留增加(感染继发血管炎,使粒细胞在血管壁附着增加);某些感染也可引起脾大而使中性粒细胞滞留或破坏增多。

3.血常规提示中性粒细胞减少时,应该如何考虑?

(1) 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是儿童暂时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最常见病因,通常在发病早期,但持续时间短暂,引起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轻-重度减少。

常见病毒有: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 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麻疹、腮腺炎病毒、风疹、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可分为以下 2 类:暂时性粒细胞减少:常始于疾病开始的 1-2 天,此时为病毒血症期,持续 3-7 天,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可以很重,但很少引起严重感染,与中性粒细胞从循环池再分配至边缘池有关,中性粒细胞被补体激活后发生聚集,或被循环中的抗体破坏。长期性粒细胞减少:常见于乙型肝炎、EB 病毒、微小病毒 B19、柯萨奇病毒、HIV 感染等。

(2) 细菌感染

常见于细胞内微生物感染:伤寒、副伤寒、布鲁菌病、兔热病;弥漫性、粟粒性肺结核也可见中性粒细胞减少;立克次体、斑疹伤寒等。

临床重症感染如败血症时可见中性粒细胞不升反而严重减少的反常现象,这与破坏、消耗增加及滞留于肺部毛细血管有关,往往提示感染程度严重,一项回归性儿童败血症研究结果提示中性粒细胞减低是严重感染及预后不良的信号。

新生儿因细胞储存池少,粒细胞产生的代偿能力有限,更易因败血症而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

(3) 原虫感染

黑热病常引起中性粒细胞甚至全血细胞减少,机制为脾亢、抗中性粒细胞抗体及无效造血,疟疾、锥虫病也常并发中性粒细胞减少,疟疾发热期中性粒细胞减少主要是细胞迁移。

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9/L,称为粒细胞减少症;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5×109/L,称为粒细胞缺乏症;

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有:

(1)感染:革兰阴性杆菌及某些病毒感染性疾病多见。

(2血液系统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非白血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3)物理、化学因素损伤:X线、γ射线、放射性核素等物理因素,某些化学药物如氯霉素等某些化学物质如苯等。

(4)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肿大及其功能亢进。

(5)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产生自身抗体致白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病因,后果及注意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一个综合征,其血液学特点是周围血中性粒细胞数在成人减少到1,800/立方毫米以下,儿童减少到1,500/立方毫米以下。在婴幼儿时期,因其中性粒细胞在生理状态下即偏低,故应减为1,000/立方毫米以下才能诊断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本病可同时伴有白细胞减少,即白细胞总数在4,000/立方毫米以下;或不伴有白细胞数减少。当中性粒细胞明显减少甚至完全缺如,同时伴有白细胞数减少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这时往往伴有其他型白细胞绝对数减少,但红细胞及血小板数一般无改变。遗传是重要原因。

临床较易见到的有两种:

①婴儿遗传性粒细胞减少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早年发病,反复感染,常于婴儿期死亡。白细胞数可能正常或轻度增加,但中性粒细胞消失或极少见。骨髓增生各异,粒细胞系往往仅见少数中幼粒以前的幼粒细胞,成熟粒细胞缺如。

②家族性良性粒细胞减少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发病年龄较大,经过良好,呈间歇发作,粒细胞中度减少,骨髓象粒系停滞于中幼和晚幼粒阶段,随年龄增长可自行缓解。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病因

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很多。分类方法不一,可分为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也可根据粒细胞生成减少、无效增殖、破坏过多、复合原因及假性粒细胞减少等而分成五大类:

(一)粒细胞生成减少或成熟停滞

1.药物直接作用在骨髓

常见的有甲氨蝶呤、6—巯基嘌呤、烷化剂如环磷酰胺等。抗生素中以氯霉素导致的粒细胞减少最多见。

2.放射性物质的作用

对脊椎、骨盆和胸骨等部位进行放射治疗,可影响骨髓造血功能而致粒细胞减少。

3.遗传性粒细胞减少症

又名婴儿致死性粒细胞减少症,是一种少见的粒细胞减少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4.网状组织发育不全伴有先天性白细胞缺乏症

本病极罕见。病儿初生后即发病,胸腺、全身淋巴结、扁桃体、肠集合淋巴结皆不发育或发育不良,周围血中淋巴细胞极度减少,细胞免疫低下,血浆γ球蛋白减低。此症系由于造血干细胞发育中的缺陷所致。粒细胞增生低下,骨髓中缺乏原始粒细胞,单核细胞也缺如,红细胞系统和巨核细胞系统正常。常在婴儿期死于严重的细菌或病毒感染。

5.中性粒细胞减少伴有免疫球蛋白异常血症

约半数患儿有家族史,为性联遗传。预后不良,多于生后数年内死亡。

6.家族性良性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多见于非洲及犹太家族。预后良好。

7.家族性严重性粒细胞减少症

本症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或显性遗传。

8.周期性粒细胞减少症

本分患儿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于婴儿或儿童期发病。发作呈周期性,间隔为15~35天,大多为19~21天。随着年龄的增长,发作逐渐减轻,有的可于5~10年后恢复正常。约35%~50%的患儿做脾切除后有所改善。

(二)粒细胞无效增生

粒细胞无效增生为骨髓内粒细胞增生活跃,但未至成熟期即大量破坏,如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贫血,多同时有粒细胞寿命缩短。

(三)粒细胞破坏增加

1.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

(1)新生儿同族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出生后即出现中度或重度粒细胞减少,

持续数周。其发生机制为母亲与胎儿粒细胞型不合,在妊娠最后3个月或产程中,具有特异抗原的粒细胞进入母亲血循环,刺激母体产生抗胎儿粒细胞的IgG抗体,此抗体进入胎儿血循环,使胎儿中性粒细胞凝集和破坏。

(2)药物免疫反应性粒细胞减少症药物作为一种半抗原,在特异体质患儿体内引起的第Ⅱ型变态反应—细胞溶解反应。氨基比林是这种反应的代表,类似药物还有保泰松、磺胺类、汞制剂和氯普吗嗪等。

(3)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结缔组织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管性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多次输血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等皆可出现粒细胞减少。

(4)免疫缺陷病伴粒细胞减少症

2.粒细胞寿命缩短

(1)儿童慢性良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一种非家族性、预后较好的粒细胞减少症,发病年龄多在生后6~20个月,男性多于女性。

(2)感染所致的粒细胞减少症多种病毒或立克次体感染可发生白细胞或粒细胞减少,例如病毒性肝炎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在起病的24~48小时内出现粒细胞减少,大约持续3~5天。其他感染如麻疹、风疹、流行性感冒、脊髓灰质炎、水痘和斑疹伤寒等,也常伴粒细胞减少。一些细菌或原虫感染如布鲁氏菌病、伤寒、疟疾和黑热病等都可出现粒细胞减少。

(3)继发性脾性粒细胞减少症主要见于肝硬变并发充血性脾肿大、淋巴瘤、黑热病、疟疾和高雪氏病等,多有全血细胞减少。

(4)粒细胞被吞噬见于网状内皮系统恶性增生性疾病,如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恶网)、恶性淋巴瘤等。

(四)多种因素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

某些药物如消炎痛可使骨髓抑制,又可使粒细胞破坏增加。恶性淋巴瘤晚期骨髓转移引起粒细胞生成减少,又因脾肿大、脾功能亢进使粒细胞破坏过多。

(五)假性粒细胞减少症

假性粒细胞减少症为粒细胞分布异常所致,患者周围血中粒细胞波动范围较大,变化很快,无原发病亦无反复感染者可统称为良性粒细胞减少症,包括家族性、先天性和假性粒细胞减少症在内。呈间歇发作,粒细胞中度减少,过程良好。当血流速度减慢时,粒细胞易于附着在小血管壁上,致边缘池中的粒细胞增多。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