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TV免费预定

霍亨索伦王朝(霍亨索伦王朝后代)

KTV免费预定 2022年11月07日 21:21:34 60
霍亨索伦王朝(霍亨索伦王朝后代)摘要: 本文目录一览:1、德意志第三帝国:世界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君主,却被称为帝国的国家-趣历史网...

本文目录一览:

德意志第三帝国:世界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君主,却被称为帝国的国家-趣历史网

 德意志第三帝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关于帝国的概念,笔者在前面写的多篇文章都有讲到,分为狭义概念和广义概念,本篇文章就不再赘述了,总之简单来说就是国力足够强大的国家,而且不一定是君主制国家,都可以叫做帝国。

事实上,能够叫得上帝国的国家,当然就是以君主为最高统治者的君主制国家,而且国力当然是足够强大的,比如大英帝国、西班牙帝国、法兰西帝国等,除了那些正式国号带帝国二字的弱小国家,典型例子是大韩帝国,与之相对的正式国号带帝国二字的强大国家有俄罗斯帝国。

现在要介绍的这个国家,是世界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君主,却被称为帝国的国家,当然这个国家的国力肯定是足够强大的,极盛时期还差点统一欧洲大陆。

这个国家就是德意志第三帝国。

也许很多人不太熟悉德意志第三帝国这个称呼,实际上这个国家就是希特勒统治的纳粹德国的别称,之所以称德意志第三帝国,还要跟德意志第一和第二帝国连起来介绍,这些都是德国历史上建立的国家。

公元843年,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变成西、中、东法兰克王国,并且都由加洛林王朝统治,之后东法兰克王国更替了康拉德王朝、萨克森王朝两个朝代。公元962年,萨克森王朝第二代国王奥托一世废除国王称号,改称皇帝,国号东法兰克王国改成神圣罗马帝国,后世别称“德意志第一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第一帝国)延续了将近900年,直到公元1806年被统治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波拿巴王朝灭掉,其周边的普鲁士王国、奥地利帝国、巴伐利亚王国等继续存在。公元1871年,统治普鲁士王国的霍亨索伦王朝统一德国,这是德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国家统一,改国号“德意志帝国”,后世别称“德意志第二帝国”。

德意志帝国(德意志第二帝国)因为在一战中战败,结果在公元1918年覆灭,德国变成了共和制的“魏玛共和国”,但是魏玛共和国也不是正式国号,其正式国号是“德意志国”,从魏玛共和国时期开始,希特勒走上了历史舞台。

希特勒是奥地利人,出生在奥匈帝国,年轻时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加入了纳粹党,纳粹党不是正式称呼,是后世对其的别称,正式名称是德国工人党,后改名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坚信法西斯主义,公元1921年成为纳粹党最高领导人,1933年上台成为魏玛共和国总理,从此魏玛共和国结束,纳粹德国开始,但是纳粹德国仍然不是正式国号,其正式国号仍然沿用“德意志国”,希特勒担任元首兼总理。

希特勒成为纳粹德国最高领导人之后,积极策划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公元1939年以入侵波兰作为正式爆发的标志。纳粹德国的军事力量极其强大,有时候短短几天就能灭掉和吞并一个欧洲国家,就连一直位居欧洲最强国之一的法国,也沦为了纳粹德国的领土。

根据资料显示,截止到公元1943年,整个欧洲除了坚持抵抗的英国和苏联,其余国家都被纳粹德国所征服,就连那些宣布中立的国家也不能幸免,这是纳粹德国的极盛时期,也是欧洲在历史上最接近统一的两次的其中一次,另一次就是波拿巴王朝统治的法兰西第一帝国极盛时期。同年,希特勒把正式国号“德意志国”改成“大德意志国”。

由于纳粹德国作为一个非君主制国家,却史无前例的强大,疆域史无前例的辽阔,所以后世就把纳粹德国称作继德意志第一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第二帝国(德意志帝国)之后的德意志第三帝国(大德意志国),是世界历史唯一一个没有君主,却被称作帝国的国家。

德意志第三帝国(纳粹德国)的结局相信众所周知。公元1945年4月30日,德意志第三帝国因为在二战中败局已定,元首兼总理希特勒自杀,同年5月8日被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所灭。

至此,国祚12年(公元1933年至公元1945年)的世界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君主,却被称为帝国的国家德意志第三帝国,即纳粹德国退出历史舞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欧洲各个国家在最后一个朝代的时候分别都经历了什么?

欧洲君主制历史比亚洲要复杂得多,一般认为欧洲君主制在三千多年前的希腊诞生,此后欧洲多国陆续诞生君主制,但一个欧洲国家境内通常会有很多个王国、公国,直到19世纪末才基本奠定今天欧洲国家的格局。现在要介绍欧洲多个国家最后一个朝代,仍然实行君主制的欧洲国家不在介绍范围,历史较为复杂的欧洲国家也不在介绍范围。

法国波拿巴王朝(1804年—1814年、1815年、1852年—1870年),法国历史最后一个朝代,拿破仑一世在1804年登基称帝建立波拿巴王朝,国号“法兰西帝国”,1814年被反法同盟击败而覆灭,1815年拿破仑一世重返法国复辟波拿巴王朝,三个月后再次被反法同盟击败而覆灭,1852年拿破仑一世的侄子拿破仑三世登基称帝,复辟波拿巴王朝,1870年被德国击败而覆灭,国祚28年。图为波拿巴王朝开国君主拿破仑一世。

德国霍亨索伦王朝(1701年—1918年),德国历史最后一个朝代,1701年普鲁士公国大公腓特烈一世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支持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被授予国王称号,普鲁士公国变成普鲁士王国,霍亨索伦王朝建立,1871年威廉一世统一德国并加冕称帝,改国号“德意志帝国”,1918年德国一战战败并发生革命,威廉二世退位,霍亨索伦王朝覆灭,国祚217年。图为霍亨索伦王朝开国君主腓特烈一世。

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1613年—1917年),俄罗斯历史最后一个朝代,1598年俄罗斯留里克王朝绝嗣而覆灭,俄罗斯经历了四位通过选举而继位的沙皇,1613年米哈伊尔一世登基,开创罗曼诺夫王朝,1721年彼得一世加冕称帝,改国号“俄罗斯帝国”,1917年被革命推翻,尼古拉二世退位,罗曼诺夫王朝覆灭,国祚304年。图为罗曼诺夫王朝开国君主米哈伊尔一世。

意大利萨伏依王朝(1720年—1946年),意大利历史最后一个朝代,1720年萨伏依公国大公阿梅迪奥二世把称号大公改成国王,改国号“撒丁王国”,开创萨伏依王朝,1861年维托里奥二世统一意大利,改国号“意大利王国”,一战后墨索里尼上台,变成法西斯国家,国王变成傀儡,勾结纳粹德国发动二战,1946年意大利废除君主制,翁贝托二世退位,萨伏依王朝覆灭,国祚226年。图为萨伏依王朝开国君主阿梅迪奥二世。

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1438年—1918年),奥地利历史最后一个朝代,1438年哈布斯堡家族腓特烈三世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从此帝位由哈布斯堡家族世袭,开创哈布斯堡王朝,1804年弗朗茨二世建立奥地利帝国,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被拿破仑一世灭掉,保留奥地利帝国,1867年约瑟夫一世把奥地利帝国改成奥匈帝国,1918年一战战败,卡尔一世退位,哈布斯堡王朝灭亡,国祚480年。图为哈布斯堡王朝开国君主腓特烈三世。

葡萄牙布拉干萨王朝(1640年—1910年),葡萄牙历史最后一个朝代,1640年布拉干萨公爵若昂四世光复了葡萄牙,成功让葡萄牙脱离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国号“葡萄牙王国”,布拉干萨王朝建立,1807年拿破仑一世征服葡萄牙,布拉干萨王朝短暂流亡巴西,1814年拿破仑一世失败后回国,1910年葡萄牙发生革命,曼努埃尔二世退位,布拉干萨王朝灭亡,国祚270年。图为布拉干萨王朝开国君主若昂四世。

希腊格吕克斯堡王朝(1863年—1924年,1935年—1973年),希腊历史最后一个朝代,1863年丹麦格吕克斯堡王朝王子乔治一世得到欧洲国家支持,继承希腊维特尔斯巴赫王朝奥托一世的王位,开创格吕克斯堡王朝,1924年发生革命推翻格吕克斯堡王朝,1935年格吕克斯堡王朝复辟,1967年发生军事政变,1973年推翻格吕克斯堡王朝,康斯坦丁二世退位,格吕克斯堡王朝覆灭,国祚99年。图为格吕克斯堡王朝开国君主乔治一世。

保加利亚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1887年—1946年),1887年保加利亚脱离土耳其奥斯曼王朝统治,萨克森-科堡-哥达家族的斐迪南一世得到欧洲国家支持,成为保加利亚国王,开创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国号“保加利亚王国”,一战和二战都是德国的盟友,二战后的1946年,保加利亚发生革命推翻君主制,西美昂二世退位,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覆灭,国祚59年。图为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开国君主斐迪南一世。

罗马尼亚霍亨索伦王朝(1881年—1947年),1881年罗马尼亚大公卡罗尔一世在西方国家支持下,把称号大公改成国王,建立霍亨索伦王朝,国号“罗马尼亚王国”,一战是协约国盟友,二战是纳粹德国盟友,1940年亲纳粹德国的卡罗尔二世被反法西斯的臣民推翻,由米哈伊一世继位,二战后的1947年罗马尼亚发生革命推翻君主制,米哈伊一世退位,霍亨索伦王朝覆灭。国祚66年。图为霍亨索伦王朝开国君主卡罗尔一世。

为什么统一德国的是普鲁士?

普鲁士在中世纪的时候就是德意志诸侯中领土最广、力量最强的邦国之一,按照马克思的分析来说的话,就是“靠着贿赂的神权、公开的购买、另行的盗窃、对遗产的猎取和分赃的叛卖性条约”,在不断地领土扩张中发展起来的。在霍亨索伦家族的带领下,普鲁士逐渐建立起了独树一帜的军事官僚制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进入近代的时候,普鲁士的德意志可以说是建立在早期工业化为内容和高度发达的国家经济的基础上的政治。

霍亨索伦王朝在政治上依靠实力雄厚并且野心勃勃的容克贵族集团,稳定的阶级基础为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新生的资产阶级因为无法摆脱大贵族阶级的依赖而不得不向其妥协。其次,普鲁士拥有当时欧洲最强大的陆军,这源于普鲁士早期建国时建立的军事传统,并且在三十年战争之后,霍亨索伦王朝就意识到军队的重要性,从此就开始培养和训练常备军。

而普鲁士陆军与王国内部的贵族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是被容克贵族所把持,因此对王朝以及王国绝对效忠,且军队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战斗力极强。此外,普鲁士国家在长期的发展中,在封建王朝的基础上建立完备、高效的行政系统以及管理机制。

尽管19世纪以来,德意志地区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奥地利也是绝佳候选之一,但是奥地利并不具备普鲁士所拥有的这些特质。

从俾斯麦担任宰相以来,普鲁士就开始通过一系列的王朝战争进行德意志的统一。1864年对丹麦的战争以及1866年普奥战争对于普鲁士的统一之路至关重要,尤其是后者。普鲁士的胜利确定了在德意志这个未来的民族国家中的领导权问题,奥地利也被成功的排挤出德意志联邦。

1870年——1871年的普法战争标志着德意志统一的完成,1871年1月18日,“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史称“德意志第二帝国”。

霍亨索伦王朝?

霍亨索伦家族 (Hohenzollerns) 是欧洲的一个王室,为勃兰登堡-普鲁士 (1415年-1918年) 及德意志帝国 (1871年-1918年) 的主要统治家族。其始祖布尔夏德一世(Burchard von Zollern) 约在1100年受封为索伦伯爵。领地在今上内卡河、施瓦本山和上多瑙河之间,16世纪中叶,该家族在索伦前冠以“霍亨”(意为“高贵的”) 字样。称为霍亨索伦家族。

1191年至1192年索伦伯爵腓特烈三世与纽伦堡 (Nüremberg) 伯爵联姻,成为腓特烈一世。他的两个儿子分割领地,康拉德三世获纽伦堡伯爵领地。腓特烈四世获士瓦本的原领地,从而形成信奉新教的弗兰肯系和信奉天主教的士瓦本系两支。

霍亨索伦-弗兰肯系

霍亨索伦-弗兰肯系的腓特烈三世通过继承,获得拜罗伊特和库尔姆巴赫,其孙在1363年被皇帝封为帝国侯爵,1415年,腓特烈六世成为勃兰登堡选帝侯,称选帝侯腓特烈一世。1473年其第三子阿希勒斯为选帝侯时立下规约:勃兰登堡选帝侯称号属于直系继承,非长子也有继承权,领地不得分割。据此,其长子约翰·西塞罗成为选帝侯。因此,勃兰登堡的霍亨索伦家族 (选帝侯系) 在1618年通过继承得到普鲁士公国统治权。

在腓特烈·威廉大选帝侯统治时期 (1640年-1688年),勃兰登堡-普鲁士日趋强盛,1701年,普鲁士公国升为王国,选帝侯成为国王腓特烈一世,1871年,普鲁士国王霍亨索伦家族的威廉一世成为德意志帝国皇帝。1918年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后,霍亨索伦家族的统治被推翻。

霍亨索伦-士瓦本系

霍亨索伦-士瓦本系于16世纪在德意志西南部声势颇盛。1535年,伯爵卡尔一世获奥地利的伯爵领地锡格马林根与凡林根,1552年统辖凡尔施泰因。卡尔一世死后,1576年其二子分割领地,又形成霍亨索伦-黑兴根系和霍亨索伦-锡格马林根系;1623年,两系都被列为帝国诸侯等级。

1849年,两系均臣服于普鲁士。1869年霍亨索伦-黑兴根系断嗣。霍亨索伦-锡格马林根系的卡尔·安东,获霍亨索伦亲王称号。其长子利奥波德1870年成为西班牙王位候选人,利奥波德对西班牙王位的继承权问题是普法战争的近因之一。次子卡尔在1866年起先后为罗马尼亚亲王、国王,称卡罗尔一世,直至1914年去世。其侄斐迪南及其后裔统治罗马尼亚直至1947年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成立。

勃兰登堡选帝侯

腓特烈一世 (1415–1440)

腓特烈二世 (1440–1471)

阿尔布雷希特三世(“阿喀琉斯”) (1471–1486)

约翰·西塞罗(Johann Cicero) (1486–1499)

约阿希姆一世·涅斯托尔(Joachim I Nestor)(1499–1535)

约阿希姆二世·赫克托尔(Joachim II Hector) (1535–1571)

约翰·乔治(Johann Georg) (1571–1598)

约阿希姆·腓特烈(Joachim Friedrich) (1598–1608)

约翰·西吉斯孟(Johann Sigismund) (1608–1619)

乔治·威廉(Georg Wilhelm) (1619–1640)

腓特烈·威廉一世(大选帝侯)"Der Gro?e Kurfürst" (1640–1688)

腓特烈三世 (1688–1701), 1701年加冕为普鲁士国王,称腓特烈一世(Friedrich I.)。

勃兰登堡-安斯巴赫边疆伯爵

腓特烈一世 (1486–1515)

乔治 (1515–1543)

乔治·弗里德里希 (1543–1603)

约阿希姆·恩斯特(1603–1625)

弗里德里希 (1625–1634)

阿尔布雷希特 (1634–1667)

约翰·弗里德里希 (1667–1686)

克里斯蒂安·阿尔布雷希特 (1686–1692)

乔治·腓特烈一世 (1692–1703)

威廉·弗里德里希 (1703–1723)

卡尔·威廉·弗里德里希 (1723–1757)

克里斯蒂安·弗里德里希·卡尔·亚历山大(1757–1791)

勃兰登堡-库尔姆巴赫(-拜罗伊特)边疆伯爵

约翰(炼金术士)(Alchemist) (1440–1457)

阿尔布雷希特·阿喀琉斯 (1457–1486) 勃兰登堡-安斯巴赫边疆伯爵,1471年成为勃兰登堡选侯

西格蒙德(Siegmund) (1486–1495)

腓特烈五世 (1495–1521) 勃兰登堡-安斯巴赫边疆伯爵

乔治·弗里德里希(Georg Friedrich) (1557–1603)

克里斯蒂安(Christian) (1603–1655)

克里斯蒂安·恩斯特(Christian Ernst) (1655–1712)

乔治·威廉(Georg Wilhelm) (1712–1726)

乔治·弗里德里希·卡尔(Georg Friedrich Karl) (1726–1735)

弗里德里希(Friedrich) (1735–1763)

弗里德里希·克里斯蒂安(Friedrich Christian) (1763–1769)

其他还有勃兰登堡-居斯特林边疆伯爵(Markgrafen von Brandenburg-Küstrin),勃兰登堡-安斯巴赫-拜罗伊特边疆伯爵(Markgrafen von Brandenburg-Ansbach-Bayreuth)和许多小诸侯。

普鲁士公国

阿尔伯特(Albrecht von Preu?en) (1525–1568)

阿尔伯特·弗里德里希(Albrecht Friedrich) (1568–1618)

约阿希姆二世·赫克托尔(Joachim II Hector) Co-Inheritor (1568–1571)

乔治·弗里德里希(Georg Friedrich) (摄政, 1578–1603)

约阿希姆·弗里德里希(Joachim Friedrich) (摄政, 1603–1608)

约翰·西吉斯孟(Johann Sigismund) (1618–1619; 摄政, 1608–1618)

乔治·威廉(Georg Wilhelm) (1619–1640)

腓特烈·威廉一世(Friedrich Wilhelm I.) (1640–1688)

腓特烈三世 (1688–1701)

普鲁士国王

腓特烈一世 (1701–1713) 即普鲁士公爵腓特烈三世

腓特烈·威廉一世 (1713–1740)

腓特烈二世"腓特烈大帝"(Der alte Fritz) (1740–1786)

腓特烈·威廉二世 (1786–1797)

腓特烈·威廉三世 (1797–1840)

腓特烈·威廉四世 (1840–1861)

威廉一世 (1861–1888)

腓特烈三世 (1888)

威廉二世 (1888–1918)

德意志帝国皇帝

威廉一世 (1871–1888)

腓特烈三世 (1888)

威廉二世 (1888–1918)

霍亨索伦家族继续存在,家族族长是:

威廉皇太子 (1941–1951)

路德维希·费迪南王子 (1951–1994)

格奥尔格·腓特烈王子 (1994– )

霍亨索伦王朝的其他分支

霍亨索伦王朝资深连绵,霍亨索伦-锡格马林根(Hohenzollern-Sigmaringen)还是在前德国帝国有重要地位。法国反对利奥波德对西班牙王位的候选资格而导致了普法战争(1870-1871)并且建立(1871年1月)德意志帝国。 然后是罗马尼亚亲王(1866-1881)和国王(1881-1947)。

霍亨索伦-锡格马林根亲王

卡尔·安东 (1869年-1885年)

利奥波德 (1885年-1905年)

威廉 (1905年-1927年)

腓特烈 (1927年-1962年)

腓特烈·威廉 (1962年至今)

罗马尼亚国王 (1881年前称亲王)

卡罗尔一世 (1881–1914; 亲王1866–1881)

斐迪南 (1914–1927)

米哈伊一世 (1927–1930 and 1940–1947)

卡罗尔二世 (1930–1940)cs:Hohenzollernové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