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TV免费预定

蜻蜓有哪些特点(蜻蜓的特点有哪些)

KTV免费预定 2022年11月05日 15:23:42 61
蜻蜓有哪些特点(蜻蜓的特点有哪些)摘要: 本文目录一览:1、蜻蜓的特点2、...

本文目录一览:

蜻蜓的特点

1、蜻蜓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昆虫。蜻蜓的眼睛又大又鼓,占据着头的绝大部分,有三个单眼,复眼约由28000多只小眼组成,它们的视力极好,而且还能向上、向下、向前、向后看而不必转头。

2、蜻蜓翅发达,前后翅等长而狭,膜质,网状翅脉极为清晰,飞行能力很强,每秒钟可达10米,既可突然回转,又可直入云霄,有时还能后退飞行。

3、翅的前缘,近翅顶处,各有1个翅痣,呈长方形或方形,可保持翅的震动规律性,并可防止因震颤而折伤。

4、足接近头部(以便于捕食)。腹部细长。成虫的构造虽颇一致,但大小差别悬殊,翅展一般为5公分。

5、蜻蜓腹部细长、扁形或呈圆筒形,末端有肛附器。足细而弱,上有钩刺,可在空中飞行时捕捉害虫。

扩展资料:

蜻蜓的分类地位:

分类地位昆虫纲蜻蜓目间翅亚目该亚目是蜻蜓目下最小的一个亚目现已有三属三种昆虫。间翅亚目昆虫的特征介于均翅亚目与差翅亚目之间。特点,中型昆虫,头大且转动灵活, 两对翅膜质透明,翅多横脉,翅前缘近翅顶处常有翅痣。腹部细长,雄性交合器生在腹部第2、3节腹面。翅基部不呈柄状,后翅大于前翅。

2011年到2012年1月通过德国,中国,老挝,尼泊尔和日本学者的联合协作研究,通过对世界Epiophlebia属已知3种的DNA的系统学分析,结论是中国黑龙江省发现的新种比已知分布喜马拉雅南部和日本的种古老,早期已知的2个种属于后期分化出来的种。经过多国科学家的研究发现,这种昔蜓在进化树上比日本昔蜓和印度昔蜓更为古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蜻蜓

蜻蜓有什么特点?

1、蜻蜓是世界上眼睛最多蜻蜓有哪些特点的昆虫。蜻蜓蜻蜓有哪些特点的眼睛又大又鼓蜻蜓有哪些特点,占据着头的绝大部分,有三个单眼,复眼约由28000多只小眼组成,它们的视力极好,而且还能向上、向下、向前、向后看而不必转头。

2、蜻蜓的复眼还能测速。当物体在复眼前移动时,每一个“小眼”依次产生出反应,经过加工就能确定出目标物体的运动速度。这使得它们成为昆虫界的捕虫高手。其咀嚼式口器发达,强大有力。

3、蜻蜓翅发达,前后翅等长而狭,膜质,网状翅脉极为清晰,飞行能力很强,每秒钟可达10米,既可突然回转,又可直入云霄,有时还能后退飞行。

4、休息时,双翅平展两侧,或直立于背上。前翅和后翅不相似,后翅常大于前翅。翅的前缘,近翅顶处,各有1个翅痣,呈长方形或方形,可保持翅的震动规律性,并可防止因震颤而折伤。胸部斜列,前胸小,能活动。

5、足接近头部(以便于捕食)。腹部细长。成虫的构造虽颇一致,但大小差别悬殊,翅展一般为5公分。从最小的1.8公分(0.7吋)到最大的19.3公分(7.5吋)。

6、蜻蜓腹部细长、扁形或呈圆筒形,末端有肛附器。足细而弱,上有钩刺,可在空中飞行时捕捉害虫。雄虫交配器位于腹部二、三节腹板上。雌雄交尾也在空中进行。多数雌虫在水面飞行时,分多次将卵“点”在水中,也有的将腹部插入浅水中将卵产于水底。

扩展资料

1、蜻蜓的成虫时期

羽化的成虫颜色各异,色度从金属色到粉色不等。和其他昆虫相比,其体型庞大,有些翼展达到16公分(约6吋),甚至最小的种类翼展也有2公分(0.8吋)。除了是极端敏捷的飞行动物以外,它们也是速度最快的昆虫之一。

蜻蜓翅膀肌肉在温暖时才能发挥最佳功能,而若有凉意,这种昆虫常在真正起飞前鼓翅生热。蜻蜓的速度和敏捷性使它成为最有效率的飞行捕食者。猎物通常是飞行的小虫,但有些蜻蜓经常吃掉本身体重60%的猎物。

年幼的蜻蜓——称为幼体,经不完全变态中的半变态方式,有时称为稚虫——是水生动物,和成虫在空中的情形一样,是水中专门的捕食者。功能上无翼的幼体在颜色方面通常是斑驳或黯淡的,与生活环境中的沉淀物或水生植物颜色一样。

它们的突出双眼类似成虫,但拥有成虫所无的惊人解剖结构。这称为「面具」,是幼体第三对口器的融合体。面具大得不成比例,不用时收在头部和喉部之下。

面具尾端是一组牙状的夹子,用来抓住蠕虫、甲壳动物、蝌蚪、小鱼等猎物。不同种类的蜻蜓幼体分别称为趴虫、穴虫、隐虫或夹虫——其身形、代谢、呼吸端视所在的微小生境而定。

幼体从水中或水边的卵子爬出,而卵的生产方式有3种。有些种类把卵产在植物组织中,有些把卵黏附在表水的底层或上方。卵也可能从腹部掉落或被冲至水中。幼体利用直肠内的腮,从水中吸取氧气。腹部把水吸入,再经由肛门压出。

水可能以此方式大力排出,产生一种喷射推进的逃生方法。固体废物亦以这种方式排出。随著幼体长大,它把皮蜕掉,未来的翅膀在幼体成长期间约有一半先变为明显。

接著,这些翅鞘在随后的蜕皮过程中快速增大。终于,幼体爬出水面(有时在夜间),进行最后一次蜕皮,变为成虫,留下一张皮(蜕壳),也就是以往身体的外壳。

蜻蜓的交配也在飞行中进行。雄蜻蜓用腹部末端的钩状物抓紧雌蜻蜓的颈部;雌蜻蜓腹部由下向前弯,把生殖孔接到雄蜻蜓腹部第二节下面的贮存精子器官,而后雄蜻蜓进行授精。

2、蜻蜓的稚虫

孵化后的稚虫的第一个阶段或龄期称为前稚虫。它们没有足部,这阶段通常只维持数秒至数分钟。 稚虫在这第一次脱皮后就进入第二个龄期,它们有构造简单的足部和三条有节的触角。稚虫的成长期一般都有八至十五个龄期,是蜻蜓一生中最漫长的时间。

稚虫在羽化为成虫前,会经过一个变态期。在这阶段,稚虫会成为成虫,但它们会一直留在外骨骼内,直至最后的龄期。在这段期间,稚虫的身体会在外骨骼内慢慢重新构造为成虫。因为口器慢慢退化,稚虫亦会停止进食。

当透过稚虫外壳也能稳约窥见成虫的身体上的颜色及斑纹时,稚虫很快便在合适的时间羽化。蜻蜓成虫会直接由成熟稚虫羽化出来,它们有发展良好的翅芽。蜻蜓没有蛹的阶段。从稚虫蜕变无成虫,这真是一个很特别的过程,因为稚虫和成虫这两个阶段可说是完全没有相似之处。

3、蜻蜓的羽化

在气候温和的地区,寒冬使羽化期只限于春天和夏天。鉴于香港属亚热带气候,冬季虽短但明显较凉快,使得大部份蜻蜓品种的羽化期都没有明显的模式。 香港有一些品程称为“春季品种”,它们在春天羽化为成虫,四月下旬或五月通常是它们羽化的高峄期。

它们拥有同步羽化的模式,即当雨季开始和气温上升时,它们的羽化期也同时开始。 春季品种包括大部份的河栖春蜓科,如独角曦春蜓和纯鎏尖尾春蜓。 此两种蜻蜓的羽化高峄期较中华长钩春蜓早大约两星期。

色蟌科的烟翅绿色蟌也是一种春季品种,它们的飞行期很短;同属色蟌科的华艳色蟌则由春季至十一月下旬都可见它们的展翅飞翔。 大部份羽化期没有明显模式的蜻蜓品种,从三月至翌年的一月都可见它们飞行。

黄蜻则全年都在飞行,这是由于它们有迁飞而来的种群涌入。 然而,这情况就不太可能在一月及二月时出现,因为虽然估计迁飞的种群会从菲律宾而来,但是盛行风在这两个月大多从东面或东北面吹来,却很少是源自南面的菲律宾。

有些品种,尤其是纹蓝小蜻,要直至夏末才会看到,但大部份的羽代高峄期都在春天,夏天期间继续会有稚虫羽化,但数目会逐渐减少,到了深秋,羽化期就会完全终结,这与当时的平均气温明显下降有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蜻蜓 (差翅亚目昆虫)

蜻蜓有什么特点和本领

1、特点蜻蜓有哪些特点:蜻蜓是世界上眼睛最多蜻蜓有哪些特点的昆虫。蜻蜓蜻蜓有哪些特点的眼睛又大又鼓蜻蜓有哪些特点,占据着头的绝大部分,有三个单眼,复眼约由28000只小眼组成。

2、本领:蜻蜓视力极好,还能向上、向下、向前、向后看而不必转头。复眼还能测速,当物体在复眼前移动时,每一个“小眼”依次产生出反应,经过加工就能确定出目标物体的运动速度。蜻蜓翅发达,前后翅等长而狭,膜质,网状翅脉极为清晰,飞行能力很强,每秒钟可达10米,既可突然回转,又可直入云霄,有时还能后退飞行。休息时,双翅平展两侧,或直立于背上。

蜻蜓的特点简单介绍

1、蜻蜓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昆虫。蜻蜓的眼睛又大又鼓,占据着头的绝大部分,有三个单眼,复眼约由28000多只小眼组成,视力极佳。

2、蜻蜓翅发达,前后翅等长而狭,膜质、网状翅脉极为清晰,飞行能力很强,每秒钟可达10米,既可突然回转,又可直入云霄。

3、翅的前缘,近翅顶处,各有1个翅痣,呈长方形或方形,可保持翅的震动规律性,并可防止因震颤而折伤。

4、足接近头部(以便于捕食)。腹部细长。成虫的构造虽颇一致,但大小差别悬殊,翅展一般为5公分。

5、蜻蜓腹部细长、扁形或呈圆筒形,末端有肛附器。足细而弱,上有钩刺,可在空中飞行时捕捉害虫。

蜻蜓有什么特点

1、蜻蜓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昆虫。蜻蜓的眼睛又大又鼓,占据着头的绝大部分,有三个单眼,复眼约由28000多只小眼组成,它们的视力极好,而且还能向上、向下、向前、向后看而不必转头。

2、复眼还能测速。当物体在复眼前移动时,每一个“小眼”依次产生出反应,经过加工就能确定出目标物体的运动速度。

3、蜻蜓翅发达,前后翅等长而狭,膜质,网状翅脉极为清晰,飞行能力很强,每秒钟可达10米,既可突然回转,又可直入云霄,有时还能后退飞行。

4、胸部斜列,前胸小,能活动。足接近头部(以便于捕食)。腹部细长。成虫的构造虽颇一致,但大小差别悬殊,翅展一般为5公分。

5、蜻蜓腹部细长、扁形或呈圆筒形,末端有肛附器。足细而弱,上有钩刺,可在空中飞行时捕捉害虫。

扩展资料:

蜻蜓的分类地位:

分类地位昆虫纲Insecta蜻蜓目Odonata 间翅亚目 Anisozygoptera该亚目是蜻蜓目下最小的一个亚目现已有三属三种昆虫。间翅亚目昆虫的特征介于均翅亚目与差翅亚目之间。

仅有的3种,一种产于喜马拉雅山南侧,一种产于日本,一种为产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的Epiophlebia sinensis(2011年发表的新种) 。是古老类γτ群的孑遗后代,有活化石之称。

2011年到2012年1月通过德国,中国,老挝,尼泊尔和日本学者的联合协作研究,通过对世界Epiophlebia属已知3种的DNA的系统学分析,结论是中国黑龙江省发现的新种比已知分布喜马拉雅南部和日本的种古老,早期已知的2个种属于后期分化出来的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蜻蜓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