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TV免费预定

广州红伶ktv招聘(广州红伶国际会所收费)

KTV免费预定 2022年11月07日 06:47:27 39
广州红伶ktv招聘(广州红伶国际会所收费)摘要: 本文目录一览:1、从广州火车站到白云区黄石路红伶国际会所...

本文目录一览:

从广州火车站到白云区黄石路红伶国际会所

公交线路:254路,全程约8.8公里

1、从广州火车站步行约580米,到达广州火车站总站

2、乘坐254路,经过9站, 到达马务站

3、步行约570米,到达红伶国际

大家帮下手找一下广州粤剧资料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源自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使广州人更容易明白。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粤剧流行于广东、广西、台湾和港澳。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缅甸、柬埔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以及中南美洲等有广东华侨聚居的地区,都有粤剧的演出。粤剧是溶汇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海盐、弋阳、昆山、梆子等诸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所形成的以梆子(京剧称西皮)、二黄为主的我国南方一大剧种。

粤剧的名称,虽在清光绪年间才出现,但其源流却可以追溯到四百多年前的明代中叶。建国以前的三十年间,粤剧基本上分为“省港大班”与“过山班”(或称“落乡班”)两大派系。“封仔封王”的李文茂,是世界戏剧史上绝无仅有的由艺人成为农民起义领袖。首任粤剧“八和会馆”会首的邝新华,不但是“同治中兴”的代表,也是著名的文武老生,演过《苏武牧羊》、《太白和番》、《李密陈情》等名剧。清末民初之交,更是群星闪耀,名伶辈出,如千里驹、肖丽湘、小生聪、周玲利、李雪芳等等,俱皆驰名于海内外。千里驹有“花旦王”之称,李雪芳则被康有为誉为“南雪北梅”,与梅兰芳并提。三十年代在粤剧史上称为“薛马争雄”的时代,薛觉先接近京剧风格,表演技巧比较全面,生旦净丑无所不能,有“万能老倌”的绰号,但以演小生出色,代表性剧目有《胡不归》等四大悲剧的马师以丑角取胜。他在以“孤寒种”(吝啬鬼)为主角的组剧中,尽情揭露封建财主资本家的丑态,有莫里哀之风。不但在两广、港澳和东南亚等地,为广大观众所倾倒,在美国多年,也深受欢迎。

三十多年来,思想和艺术质量较高、比较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传统剧目,有《平贵别窑》、《罗成写书》等。新编的历史题材和现代题材剧目中,影响较大的,有《搜书院》、《关汉卿》。移植改编的剧目所占比重最大,其中较好的有《柳毅传书》、《宝莲灯》。

【粤剧历史】

元朝以前

粤剧的起源于中国民间齐言民歌的兴起,最早可上溯先秦的《诗经》,但这是中国全部板式变化体戏曲如京剧、粤剧,以及诗赞类戏曲如上海越剧、黄梅调的共同起源。

中国齐言体民歌,发展至中古时代,即魏、晋和唐代,达到空前的高峰,更形成了一代的文学体式——唐诗。这些讲求平仄,秩序井然的齐言体民歌,在唐代佛教寺庙的俗讲表演中,不但形成说故事的内容,也加入了节以木鱼的节拍特色。可是,由于长期处于社会低层,加上受外来音乐影响的宴乐〔或称燕乐〕,在唐代一直为统治阶层所欣赏,所以并没有很大的发展。而由宴乐发展出来的词乐,历经唐宋,更形成了律分宫调的戏曲。

元朝

杂剧成了最受欢迎的戏剧种类。当时称一幕戏为一折。以后只选演一幕戏便称为折子戏。粤剧有很多剧目是由元朝杂剧流传下来的,甚至某些粤剧的传统戏码是跟杂剧完全相同,例如《西厢记)、《窦娥冤》、《踏雪寻梅》、《倩女离魂》、《赵氏孤儿》等。

明朝

明朝归有光所编写的《庄渠遗书》卷九记录了明代正德16年(1521年)钦差魏校的《谕民文》,内有“倡优隶卒之家,子弟不许妄送杜学。”“不许造唱淫曲,搬演历代帝王,讪谤古今,违者拿问”等说话。这可以说是广东有关戏剧最早的文字记录。据《新会县志》记载,明成化初年,当地的“乡俗子弟多不守本业,事戏剧度日”。明代嘉靖40年(1561年)《广东通志》便有所记载:广州府“二月城市中多演戏为乐,谚云正灯二戏”,并有“搬戏难成器,弹弦不是贤”的俗语,所以“江浙戏子至,必自谓村野,辄谢绝之”。这证明当时已经盛行大戏。

到了明代,南戏的弋阳腔已在广东流行,昆班、徽班及江西、湖南戏班经常进入广东演出。根据《粤剧史》,广东出现一个女花旦,名叫张乔,南海人,是一名青衣(戏子)。原籍苏州的她出生于广东,因为她母亲是苏州昆腔戏子的缘故被记载为昆腔班女戏子。可见各地戏班中人开始在广东落地生根。[2]虽然广东人受了外来的薰陶而开始学习演戏,但是在成化年间,学戏仍未被保守人士所接受,石湾太原霍氏族谱曾有禁止良家子弟学戏的家箴。后来渐渐才出现组成本地人为主体的戏班,并过渡到本地人为全体的戏班。为区别两者,前者被称为“外江班”,后者被称为“本地班”。

粤剧不但吸收了弋阳腔的特色,并且与徽剧(安徽)、汉剧(湖北)、湘剧(湖南)、祁剧(湖南)、桂剧(广西)有血缘的关系。因为所演的剧目、唱腔、音乐、表演方式等等,与徽、汉、湘、祁、桂剧大致相同。例如:《晴雯补裘》和《独占花魁》这两出戏码,《铲椅》、《跳台》、《夜战马超》等南派武打剧,桂剧和粤剧完全相同。虽然说外江班接近徽班,本地班接近西班,但其实本地班建立的初期,主要区别在组班的人。本地班是由本地人组成,主要是指本地艺人组成的专业戏班。可是有时候也可以包括一些农民在进行季节性演出活动而临时组成的戏班。

“未有八和,先有琼花”在戏行中是无人不懂的。琼花会馆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根据《佛山忠义乡志》的记载:“镇内有会馆凡三十七,琼花会馆建筑瑰丽,为会馆之最。”。当时琼花会馆坐落于“优船聚于基头,酒肆盈于市畔”的大基铺(即佛山市红强街区)。当时会馆门口有四条大柱,还有个亭子。馆门口的牌匾是“会馆”两字,全馆的面积比当时的祖庙还大。全馆共分三进:第一进是钟鼓,继后有可拆可合的临时舞台;第二进是琼花宫大殿,大殿前是天阶;第三进是会所。华光诞时戏行中人汇聚琼花宫大殿祭祀华光帝。琼花会馆附近就是佛山大基尾河边的琼花水埠,方便坐红船的伶人上岸或到其他地方演出。据说伶人最初雇用紫洞艇作为戏船,后来加上帆哩,在船身绘画龙鳞菊花图案,船头髹成红色,因而称为红船。

清朝

广东本地戏班早期活动的中心在佛山。顺治十五年(1658年)在灵应祠祖庙前建华封戏台,台上演戏鼓桌什物俱全。康熙年间改名为万福台,是广东现存最华丽精巧、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古戏台,见证粤剧发展历史。戏台分前后两部份,前台以金漆木雕为布景,具有强烈的舞台效果。整个万福台还采用拱型结构,无论站何处,所能听到的音质基本相同。

雍正年间,广州更出现“土优”、“土班”。有文献记载:“广州府题扇桥,为梨园之薮,女优颇众,歌价倍于男优。……能昆腔苏白,与吴优相若。此外俱属广腔,一唱众和,蛮音杂陈。凡演一出,必闹锣鼓良久,再为登场。…… 榴月朔,署中演剧,为郁林土班,不广不昆,殊不耐听。探其曲本,止有白兔、西厢、十五贯,余俱不知是何故事也。”

乾隆年间,广东一带比较安定,商贸发达。佛山更是商帮荟萃,因此娱乐要求而更加兴旺,吸引百多个外省戏班来广东演出。这些外江班主要来自江西、湖南、安徽、姑苏等地。他们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合作在广州创建“粤省外江梨园会馆”。而本地班在他们的集中地-佛山成立了“伶人报赛之所”的戏班同业组织——琼花会馆。另外粤西“下四府”(指高州、雷州、廉州、琼州四府)的演戏活动都很频繁,每年的关帝、天妃、冼夫人一类神诞,均有“演戏迎神”的习俗。

咸丰四年(1854年),粤剧艺人李文茂响应太平天国起义,在佛山经堂古寺率领梨园弟子,编成文虎、猛虎、飞虎三军。清政府为了消灭三军势力,残杀艺人,火烧琼花会馆,禁演粤剧15年之久。在禁演期间,本地班艺人逃亡省外海外,有些粤剧艺人为了生活,加入徽汉等剧的外江班,挂京、汉、徽、湘等皮黄戏班招牌演出,因而促成梆子与二黄的合流。咸丰十一年,李文茂、陈开先后败死,清政府禁令稍弛,本地班乘机再度兴起。同治九年(1870年),高要县绅士冯光纬等人曾经上禀请求准许演出夜戏,而知县亦表示同意,可见禁令松弛的情况。

同期大批华工被押骗往海外,随著出国华工的大量出现,广东戏曲逐渐传播海外。《美国华人史》记载粤剧为华人带来了赖以生存的民间文化。当年从旧金山请来的青年男演员(当时尚无女演员)经常来往于巴特和玛丽斯维尔等矿区,为当地华工演出传统的舞蹈和折子戏。拥有123名演员的鸿福堂剧团在美国大剧院首次登场,上演粤剧,大获成功,并在唐人街建立自己的剧场。另一方面,移居到越南、新加坡、印尼等地的大量华侨仍然保持了固有的习惯,侨民当中以广东人为多,他们爱好粤剧。因此越南西贡有粤人剧团。新加坡的戏剧,也是由广东人来演出。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印尼出版爪哇文译本《薛仁贵》、《杨忠保》、《狄青》、《贵夫人》,后来更有马来文译本的《乾隆君游江南》。

粤剧解禁后,本地班表演方式改变很多,声腔已经吸收了二黄,并能以梆子、二黄为主,兼用大腔演出。当时表演角色分为武生、正生、小生、小武、总生、公脚、正旦、花旦、净和丑十大行当。后来经邝新华、独脚英、林之等人努力,粤剧得以重生,并组成了粤剧仝人的新组织——八和会馆。当时建筑八和会馆的费用都是透过全行在每年闰月休业的时期举办义演,扣除工资后所筹集而成。另外,凡是入会会员都需要付出白银一两作为“份金”。终于在清朝光绪十八年(1889年)八和会馆在广州黄沙旧地海旁街落成。八和会馆共分八堂,作为粤剧艺人住宿之用:兆和堂、庆和堂、福和堂、新和堂、永和堂、德和堂、慎和堂、普和堂。不同的行当被安排居住不同的分堂。小生、正生及大花面具在兆和堂。二花面、六分住在庆和堂。花旦住在福和堂。丑角在新和堂。武生在永和堂。五军虎及武打家在德和堂。接戏卖戏的在慎和堂。棚面的音乐人员在普和堂。由于工作人员有很多,八和会馆更设有方便所(医疗室)、养老院、一别所(安排身后事情)、小学、何益公司(戏箱行)。八和会馆会员总多,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后期实行行长制度,各行行长都是全体人员推举出来。

虽然粤剧开始恢复演出,但是在剧目内容和表演艺术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反映现实生活的新剧目不断涌现,如《梁天来告状》、《王大儒供状》、《蛋家妹卖马蹄》等,并在戏棚官话中加插广州方言演唱。当时广州先后建成河南、广庆、海珠、乐善、南关等戏院,其后出现调制戏班演出的宝昌、宏顺、怡顺、太安等公司,全都活跃于广州、香港、澳门等地。文献记载“广州班为全省人士所注目,其名优工价,至于二三千金,声价甚高,然大概以擅演男女私情……为第一等角色”。

清朝末年,中国的知识分子激发戏曲改良的浪潮席卷全国。光绪24年,中国日报副刊之旬报特辟鼓吹录一门,由杨肖欧、黄鲁逸几名记者撰作戏曲歌谣来讽刺时弊政治得失,引起广州香港等地的报刊注重戏曲歌谣。[光绪29年,一篇观戏记猛烈批评当时的戏曲曲本迂腐,不能激发国民之精神。不久,反映时弊的作品陆续出现,譬如:《新广东女儿传奇》、《黄萧养回头》及梁启超的《班定远平西域》等等。这些新编的剧本之中,有些是由富有舞台经验的艺人编撰。对粤剧影响深远的应该是同盟会所组成的“志士班”。辛亥革命前后十年间,在港澳广州等地曾出现了30多个这类的“志士班”,例如:采南歌班、优天社、振天声社、仁声剧社、民镜社、国魂警钟社等。最早使用广州方言来演唱粤剧的春柳社影响了其他的志士班,为了便于宣传革命思想,改用了广州方言来唱梆黄,演出了《周姑娘放脚》及《盲公问米》,使宣传效果超出预期。[为了加强反清反帝反封建的宣传,更编演了《文天祥殉国》、《戒洋烟》、《虐婢报》、《秋瑾》、《温生才刺孚奇》等戏。

民国初期

在辛亥革命前后,一些粤剧老倌包括金山炳、朱次伯等人开始对粤剧进行革新运动。原因是光绪三十年(1905年),广州继道光三十年(1850年)第一间戏曲戏园出现后,再次兴建戏院,并称之为“戏院”。戏院改变了粤曲的演唱方式,令到原来需要满足野台演唱,需克服风急声弱的情况改变过来,令到以平喉演唱成为可能,而戏院由于令到观众的流动情减低,不像过往戏班坐红船到不同地方演出,观众的消费习惯也随之改变,红伶需要争取观众。是次,初出茅庐的朱次伯,因为原担的小生小生聪,不愿演出尾戏,由他瓜代,他便以平喉白话演唱一出《宝玉哭灵》,大收旺台之效,令到演唱平喉白话成为风尚。

据广州粤剧研究者陆丰先生的研究,粤曲唱腔的舞台语言是在1921至1927年产生转变,又因为演唱平喉白,不但可以吸收广东的说唱音乐如南音、木鱼等,目今最早记载结合南音和梆黄曲的是1924年由陈小汉之父陈醒汉演唱的《芭蕉岛》之忆美。也因为演唱平喉白话,粤曲的调门也变为降B调。

白驹荣主要的贡献在于1917年和千里驹在国中兴班,把十字句二黄改为“八字句二黄”,令到粤曲出现一种新的曲式,并成功把广东白话引进粤剧及降调。因为从前粤剧全部都使用中州话演唱,后来是金山炳首先局部将白话带入粤剧,朱次伯与白驹荣努力将白话引进过程中也下了不小功夫。至于降调方面,戏棚做戏是要高调地大声唱戏,而与白驹荣同期的小生太子卓还是唱子喉,白驹荣已开始将声调降低唱平喉,唱腔自成一格。到了1920年左右,终于把戏棚官话全面改为广州话,由子喉(假音)演唱改为用平喉(本嗓)演唱。梆子和二黄一律唱低八度,使梆子、皮黄在风格上统一起来。

及后薛觉先率先引入新的化妆技巧及西乐乐器。在同一时期,省港班的崛起,薛觉先与马师曾的竞争进入白热化,促进了粤剧的改革和兴盛。例如:薛觉先与小提琴家尹自重合作设计“薛腔”。来自上海的吕文成将北方二胡的丝弦改成钢弦,创出了高胡,音色高亢明亮。名伶陈非侬邀请梁以忠担任其戏班的音乐领导。当时更出现了如卢有容、梁金堂等著名编剧家,先后为马师曾及薛觉先写作了不少名剧,手法也着重与当时流行的电影与话剧非常接近。

其实据历史资料记载,1925年广州有40多班大型粤剧戏班,当中每一班的人数可以多达150多人。广州出现“海珠”、“乐善”、“太平”、“宝华”、“民乐”、“河南”等十所大戏剧场。同期,开始产生“薛马桂白廖”五大流派。当时大老倌的收入相当可观,在每圆可购米两担的时候,他们的年俸可以高达18000圆。因此很多人认为演粤剧可以名成利就,令人趋之若鹜 。据不完全的统计,这个时期活动于穗、港、澳的专业和艺人兼任的编剧家有100多人,新编剧目高达四五千个。可说是粤剧的黄金时代!

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当时香港立法局有法例禁止男女同班,所以历年来粤剧中只有全男班、全女班之分。及后罗之锦爵士在立法局中提议,说及男女既能同坐,为何不能同班。于是在1933年秋,香港总督贝璐取消男女合班禁令。虽然广州曾出现男女同班的“共和乐班”,演出仅十个月就被广州公安局禁止,但是广州也在1936年10月左右跟随香港解禁。陈非侬和马师曾因为接了越南及缅甸之约,离开了太平剧团。太平剧团的班主源杏翘适逢其会,在原本的班底下(马师曾、半日安、冯醒铮、冯侠魂、袁是我、谢醒侬、冯玉君)聘请谭兰卿、上海妹及麦颦卿三位女艺人为花旦,令观众耳目一新,盛极一时,其它各班亦纷纷聘用女花旦,于是男花旦渐遭淘汰,是粤剧历史大转变之一。

从此粤剧在香港非常流行。当时演出主要集中在利舞台、高升戏院、太平戏院及新光戏院等旧式戏院。差不多一个星期七日都有不同的剧目上演。当时粤剧不但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澳门等地,由于很多中国人移民海外,以致东南亚、大洋洲、美洲的广东华侨聚居地区都有粤剧演出。东南亚一带更有些世代相传的粤剧艺人、固定的剧团、行会和演出场地。例如新加坡的“庆维新”及吉隆坡的“普长春”。除此之外,海外华侨对粤剧需求吸引了很多粤剧戏班到海外演出。可是,大型戏班的人数往往超过一百人,支出庞大,导致精简人手,开始出现大约50-70人所组成的小型粤剧剧团。这也促使了戏班“六柱制”的形成。

共和国建国初期

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不久,积极挖掘优秀剧码、继承粤剧传统,在艺术上也全面革新,而且培养了一批新艺人。1958年,广东粤剧院正式成立。1960年和1962年先后创立广东粤剧学校和广东粤剧学校湛江分校。在粤剧历史上,是第一次有了培养接班人的综合性专业学校。

同时期电影开始蓬勃,粤剧吸引力大减。可是后来创作的粤剧电影重新把粤剧带入电影院,使粤剧重获昔日光辉。当时著名的粤剧电影有“蟹美人”、“龙王三宫主”、“黄飞虎反五关”、“万里琵琶关外月”、“四郎探母”、“宝莲灯”、“双仙拜月亭”、“红娘”、“夜光杯”、“千面美人鱼”、“香罗冢”等等。

五十年代末,香港的粤剧形势不妙,当时红伶芳艳芬因为结婚而退下来,薛觉先、马师曾、红线女离开香港,连红透半边天的新马师曾都不大热衷于演出。幸好后来麦炳荣和凤凰女组织班霸“大龙凤剧团”,有谭兰卿加入,并由林家声担当小生,演出很多著名剧目《百战荣归迎彩凤》、《刁蛮元帅莽将军》、《彩凤荣华双拜相》、《凤阁恩仇未了情》等。不久,陈好逑与林家声另立新班“大龙凤剧团”。及后新的剧团纷纷迭起,包括羽佳的庆红佳剧团、何非凡的非凡响剧团、林家声的庆新声剧团。

文化大革命期间,粤剧备受摧残,很多曲谱几乎付之一炬,被抄家的艺人多不胜数,很多艺人纷纷逃亡到香港及澳门,而全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有样板戏才可以演出。1976年后,粤剧才能够重生,伴奏在民乐基础上吸收了西洋乐器,尤其是爵士乐器,包括电吉他及萨克斯。剧本方面更有些是改编自话剧或电影的优秀作品。例如:《关汉卿》、《牡丹亭》等。

在这个时期的新加坡却因为韩战的关系而树胶价格猛涨,导致收入增加,娱乐事业也一片蓬勃,当地的粤剧亦因此受惠不少。这段期间,相继到新加坡登台的粤剧伶人有陈笑风、梁瑞冰、罗剑郎、新海泉、冯峰、陈惠瑜、许英秀等。1952年,薛觉先再组觉先旅行剧团二度来新加坡。五十年代末期,有很多香港粤剧艺人到新加坡演出。例如苏少棠、叶昆仑、关德兴、石燕子、秦小梨、余丽珍等。由于名气关系,门票价格骤增几倍。到了六十年代,新加坡各种新兴娱乐事业如雨后春笋出现,电影和电视很快成了主流。生活节奏变得急促,观众开始不愿看冗长的地方戏曲。一九六八年,新加坡的本地职业粤剧班已不能生存,许多职业粤剧团亦告解散。

现代

香港为了加强粤剧教育,香港八和会馆(Cantonese Artists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属下[八和粤剧学院][The Cantonese Opera Academy of Hong Kong LTD]与[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学院]在1996年合办[粤剧培训证书课程],1998年改为与[香港演艺学院]合办夜间粤剧培训证书课程。1999年,[香港演艺学院]在[粤剧培训证书课程〕的基础下,聘用全体夜间课程的教职员,举办两年全日制粤剧文凭课程,训练专业粤剧演员。为了提升学员的水准,更在2000年协办粤剧进阶课程。2004年,由于合作上的考虑,〔香港演艺学院〕主动解除和〔八和粤剧学院〕的合作关系,八和粤剧学院只有十二名学生及两名导师继续留在八和粤剧学院,搬到深水埗通州街公园壁球中心继续举办〔粤剧培训证书课程.由于学生大量流失,香港艺术发展局曽一度考虑终止八和粤剧学院的资助,但八和粤剧学院随即转型,不但在2004年开办锣鼓课程,在2005年亦开办粤曲伴奏课程及社区粤剧学院季度短期课程,学院学生迅速由十二人増至一百八十余人,并且开设少年儿童粤剧班.2006年亦准备开设粤剧编剧班.八和学院亦有专业班学生高军翔,高军涛在2006年正式接受康乐及文化署邀请,担任文武生,与粤剧名伶王超群,吕洪广,敖龙演出〔宝莲灯〕及〔双仙拜月亭〕。

近年来,香港艺术发展局拨款开办粤剧课程给儿童及青少年。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资助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筹办“粤剧文化使节计划”来向社区推广粤剧。剑心粤剧团也举行《南国红豆育新苗》的儿童粤剧推广及教育计划。

现代粤剧开始受到外国人欢迎。创始人黄展华为首的粤剧海外名伶为了让外国人参与并且继续对外推广,以英语为表演语言的英语粤剧应运而生。同时新加坡的英语粤剧由黄仕英开创。

行内演员为了改良粤剧,开始考究戏服、道具及布景的式样及色彩是否配合故事的朝代。例如: 汉风粤剧研究院于2005年11月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所演出的铜雀台。

由于香港社会重视粤剧发展,除了一些民间的戏曲研究中心外,香港各间大学也纷纷设立粤剧学术研究中心。例如:成立于2000年3月1日的香港中文大学戏曲资料中心及成立于1998年的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香港大学音乐系也有有关粤剧的课程。

阅读
分享